华盛顿——周四,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否决了美国两所主要大学的平权行动政策,在美国继续与种族问题作斗争之际,数十年来推动校园多元化的努力陷入了困境。
这项基于意识形态立场做出的裁决,将要求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重新制定它们的招生政策,随着其他大学接受它的影响,它将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影响。这一决定也可能对美国劳动力和法院本身产生影响。
以下是最高法院平权法案重大裁决的五个要点。
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将种族作为其录取的众多因素之一,下级法院裁定这种做法与最高法院之前的判决一致。一个反平权团体质疑这些政策,声称在高风险的录取零和游戏中,这些政策歧视了亚裔美国人和白人学生。最高法院在哈佛一案中以6比3的投票结果,在北卡大学一案中以6比2的投票结果,裁定这些政策违反了宪法第14修正案的平等保护条款。哈佛大学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它将遵守这一决定,但仍将致力于鼓励多样性,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
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几所大学和教育专家都把重点放在罗伯茨的观点上。罗伯茨说,意见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被解释为禁止大学考虑申请人关于种族如何影响他或她的生活的讨论,无论是通过歧视、激励还是其他方式。”这条界线可能会给学校留下一些空间,让他们考虑一个人的种族的影响,如果不是种族本身的话。其他专家表示,最高法院似乎允许学校考虑可能有助于促进多样性的种族中立因素,比如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或居住地。
然而,在一些早在最高法院裁决之前就禁止有种族意识的招生的州,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反映该州高中人口的学生团体被证明是困难的。
最高法院的裁决仅限于高等教育,不会直接影响雇主。但这项裁决的连锁反应可能会很快到来,首先是来自代表性不足背景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下降,这意味着“高素质未来工人和商业领袖的管道”的丧失,谷歌(Google)和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等公司早些时候在该案中警告最高法院。法律专家还担心,随着围绕美国企业应如何解决职场不平等问题的紧张局势升级,这一决定助长了对企业多元化、公平和包容举措的攻击。
也许能说明问题的是,最高法院的多数派在讨论2003年的平权法案先例时非常谨慎,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声称他们遵循了这一先例。格鲁特诉博林格案(Grutter v. Bollinger)的裁决允许学校将种族作为招生的众多因素之一。但是,虽然法院驳回了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使用的方法,但法院并没有明确表示它已经推翻了格鲁特案。自去年推翻1973年确立宪法赋予堕胎权利的罗伊诉韦德案(Roe v. Wade)以来,最高法院一直受到密切关注。但民意调查显示,美国人在平权法案上的分歧更大,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案件从未像去年的堕胎裁决那样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读一下裁决:最高法院阻止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使用平权法案
在一个脚注中,法院豁免了西点军校等使用平权法案的军事院校——这一区别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并引发了一些左翼人士的抗议。拜登政府去年在法庭口头辩论中表示,多样性“对我们国家的军队至关重要”。罗伯茨在脚注中写道,“没有任何军事院校是这些案件的当事人”,下级法院从未处理过“在这种情况下基于种族的录取制度的适当性”。这引发了质疑,包括大法官索尼娅·索托马约尔(Sonia Sotomayor)的质疑,为什么最高法院看到了军队多样性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而没有看到高等教育群体的多样性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国防部知道最高法院关于大学录取平权法案的裁决,”五角大楼发言人杰德·富尔斯(Jade Fulce)说。“我们目前正在评估这一决定及其对我们业务的潜在影响。”
贡献:Alia Wong, Nirvi Shah, Tom Vanden Brook, Miles J. Herszenho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