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奈,8月8日(IANS):印度国家空间促进和授权中心(in - Space)在咨询文件中提出,印度政府是否考虑在公私合作模式下拥有大约130颗地球观测卫星?
业内专家表示,根据所需的图像类型和卫星必须对特定地点进行的回访次数,似乎是可以的。
咨询文件没有提到卫星图像目前带来的收入,也没有提到愿意投资卫星的印度政府部门的数量。
一家私营卫星公司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官员告诉印度新闻社:“根据咨询文件中提到的访问次数和覆盖范围,可能需要100多颗卫星。”
Sisir雷达私人有限公司创始董事兼首席科学家、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空间应用中心前主任塔潘·米斯拉(Tapan Misra)进一步阐明了这一主题。
“具有30厘米或更高分辨率数据的图像将有5到10公里的范围。3天的重访,我们将需要90颗卫星(b)高分辨率1米将有20-30公里的范围。在为期三天的重访中,我们需要大约30颗卫星和(c) 1米分辨率的立体数据,重访周期约为15天至一个月。我们将需要大约6个卫星星座。”
换句话说,可能需要大约126或130颗地球观测卫星。
在一份关于让印度成为地理空间中心的咨询文件中,私营空间部门的监管机构In - space表示,可以遵循PPP模式,即私营部门可以建造、发射和维护地球观测卫星星座,印度政府是一个可靠的客户和资助者。
地球观测卫星拍摄地球特定部分的照片,并将其发回基础设施规划、实现可持续目标、电子政务、天气预报、气候监测、备灾减灾等。
谘询文件的意见之一是,在不了解政府计划的情况下,业界如何就PPP模式发表意见。
“谘询文件现正征求业界的意见。现在谈论政府收入或卫星采购计划还为时过早。”IN-SPACe公司董事长Pawan Goenka博士告诉印度新闻社。
他说,在这个过程中,会考虑到政府计划等投入。
IN-SPACe称,到2025年,印度地理空间经济预计将超过6.3万亿卢比,以12.8%的速度增长,主要通过地理空间创业公司为100多万人提供就业机会。
为了满足数据的额外需求,建议通过私营部门的参与建立、发射和维护卫星星座。
“由于印度航天工业处于早期阶段,印度政府可能成为通过这些新星座获得的数据的可靠客户。在资金方面,可采用公私合作(PPP)模式,由参与地球观测星座建设的非政府企业(NGE)与用户政府部门共同出资。参与行业应明确提及其创收模式,”in - space在咨询文件中表示。
根据它,总体要求被优先考虑并分为三类(a)非常高分辨率30cm或更高的数据(b)高分辨率1米数据和(c) 1米分辨率的立体数据。
米斯拉说,大约130颗卫星的需求是基于目前的情况,但没有考虑到未来的需求。
他说,印度需要大约300颗地球观测卫星。
此外,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印度经济将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成为1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
米斯拉说:“随着经济的增长,国际影响力也随之增加,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的朋友和敌人,监测矿产和农业资源,发展基础设施,环境和天气预报。”
“侦察需要(a) 1至5米分辨率波段的高光谱、多光谱、长红外(b) P、L和X波段的SAR卫星。安全和文明目的的要求和运作将是不同的。所需的监测频率为每日至每周。我们的利益将是全球性的。未来10年,我们需要为每种类型的卫星以及民用和安全等不同类别的用户建造30个卫星星座。”
“因此,我预计未来10年将有240到300颗地球观测卫星和约200颗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在轨运行。假设平均寿命为5年,我们需要专注于上述数字的能力建设,并获得50%的额外利润。”米斯拉补充道。
至于直接用于通信、互联网和物联网应用的5G和6G卫星,米斯拉表示,至少需要5000至6000颗近地通信卫星。
“由于这些近地通信卫星可能容易受到激光或微波波束的干扰和反卫星攻击,我们需要在GSO中维持约60至100颗高通量卫星的全球库存,并以全球覆盖作为战略备份。”我们还需要大约30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用于全球天气预报、持续的陆地和海洋监测,作为战略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