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诺曹》的导演吉列尔莫·德尔·托罗继续强烈反对在电影制作行业中使用人工智能。在BFI伦敦电影节上谈到他对定格动画的喜爱时,德尔·托罗毫不掩饰他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批评,谴责它缺乏情感和不人道。
德尔·托罗并不是好莱坞唯一一个批评人工智能的导演——《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也强调过他对这项实验性技术的厌恶——但他肯定是其中一个直言不讳的人。昨天在英国电影学院演讲时,del Toro直言不讳地透露了他对人工智能的看法,他说:“人工智能已经证明它可以做半引人注目的屏幕保护程序。本质上就是这样。艺术的价值不在于它花了多少钱,也不在于它只需要付出多少努力,而在于你愿意冒多大的风险去感受它。”虽然完整的采访长达一个小时,但可以在下面观看德尔托罗尖刻评论的简短剪辑:
这种强烈的谴责是在SAG-AFTRA不知疲倦地试图为行业内的演员建立针对人工智能的保护措施之后发生的。目前的SAG-AFTRA法案已经解决了迪士尼等公司最近的行为,这些公司在未经演员同意的情况下,将演员的形象、声音和动作复制到未来的内容中,而且通常没有提供补偿。虽然del Toro对人工智能的厌恶可能只是被认为是一种艺术上的观点差异,但当企业和行业继续推广人工智能的使用时,演员们会受到真正的影响,这可能就是del Toro如此直言不讳地反对人工智能的原因。
del Toro对AI的最大批评之一是,它无法促进观众的情感反应,因此产生了廉价、无情的艺术。然而,人工智能的支持者认为这是一种技术优势,能够创造奇幻的环境和不现实的角色设计或服装。《奥本海默》的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也表示,人工智能可以用来编辑某些场景,比如危险特技的保护线。
相关的
为什么吉尔莫·德尔·托罗是《科学怪人》的完美导演
多年来,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被改编成了无数部作品,但吉尔莫·德尔·托罗的这部新作超越了它们。
德尔·托罗整个电影制作生涯的非凡成功表明,人工智能在娱乐行业一直是多么不必要。像《潘神的迷宫》这样的电影,通过电子动画、化妆和实际效果,将一个美丽得惊人的童话故事背景带入了生活,而《环太平洋》则仅仅通过视觉和特效,就创造了一个有着巨大怪物的科幻宇宙。尽管这些技术可能是昂贵和耗时的-并且通常需要获得动画师的帮助,他们通常是工会的一部分-它们是不可能真正复制的,即使有看似成本精明的生成人工智能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