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必看“同城互娱免费开挂”其实确实有挂

   日期:2025-02-21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62    
核心提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版权所有2月11日至13日,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时尚设计合作伙伴会议在楚雄举办。此次会议由联合国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版权所有

2月11日至13日,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时尚设计合作伙伴会议在楚雄举办。此次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与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在东亚国家举办的会议,是对楚雄州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认可,更是推动彝绣等民族文化“走出去”的历史机遇。

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楚雄州将大力推进非遗传统与现代发展链接融合,为云南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经验。

楚雄州绣娘用双手“绣”出幸福新生活。

“世界赛装之源”吸引全球目光

“心灵手巧、能歌善舞的彝家姑娘们,身穿花朵绣出的芳香、身着绿叶绣出的青翠,走过火塘,走过田野……来到直苴,给千里彝山披上绚丽多姿的盛装。”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歌舞剧《来赛装》在永仁县中和镇直苴村精彩上演,一年一度的直苴彝族赛装节如期举行。活动现场聚满了身穿盛装的彝族群众,爷爷赛装队、妈妈赛装队、汉子赛装队、姑娘赛装队、娃娃赛装队依次上场赛装走秀,竞技争艳、欢歌热舞,掀起“最炫民族风”。

起源于直苴村的彝族赛装节已有1350余年历史,被称为世界最古老的“乡村T台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附近的彝族群众都会齐聚一堂,参加这场民族文化盛宴。

今年的直苴彝族赛装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时尚设计合作伙伴会议同步举行,邀请了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中国、日本、韩国、蒙古等国家的时尚与设计机构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与社区代表、时尚与文化专家,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华大学、诺丁汉大学等高校的教授、学者来到直苴,探寻其独有的魅力。

“彝绣巧妙精湛,不仅是彝族人民的传统瑰宝,也是当代彝族文化更具活力的体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感叹道。蒙古国立艺术大学国家项目官员曼德赫·巴尔丹多尔吉则表示:“我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感觉自己并非游客,而是一个美丽民族的见证者。当地居民满怀热爱地举办有数千年历史的活动,致敬着古老的智慧,这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所在。”

“彝族刺绣和楚雄彝族服饰先后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过打造‘楚雄时装周’文化品牌,以楚雄彝绣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走上了国际舞台,受到了世界的关注。”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楚雄州委宣传部的有力统筹推动下,楚雄州深入挖掘用好“世界赛装之源”文化资源,楚雄彝绣跨越山海、走向世界,先后登上了北京时装周、上海时装周、纽约时装周、米兰时装周、巴黎时装周等国际大舞台。

诸多国际时尚品牌纷纷汲取彝族服饰元素,让世界领略到中国时尚风姿。2024年,楚雄彝绣产业实现产值13亿元,5.7万名各族绣娘“绣着花、管着娃、养着家”,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至4万元。彝绣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性、时尚化、传播路径等作出新探索的同时,其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民生价值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

融入时尚设计元素的彝族服饰。

“时尚创意楚雄”走上世界舞台

2月13日,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时尚设计合作伙伴会议在楚雄市召开。会议开展了非遗与时尚融合学术交流、主题演讲及时尚设计成果展示活动,围绕“非遗传承保护、时尚赋能、区域协作、可持续发展”四个维度,搭建起东亚地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时尚设计师、教育机构和政府间的对话平台。

“目前,东亚地区的传统纺织、刺绣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面临逐渐消失的风险,通过非遗与时尚的结合,我们将有机会让它们重新振兴,使其在保留文化意义的同时,也能吸引消费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文化处处长杨碧幸说。

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里,楚雄彝族自治州是仅有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目前,楚雄州拥有《查姆》《梅葛》和彝族火把节、彝族左脚舞、彝族老虎笙、姚安坝子腔、彝医药、彝族服饰、彝族刺绣等国家、省、州、县(市)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60项,命名国家、省、州、县(市)四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312人。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诸如彝族火把节、彝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受现代生活方式冲击,面临传承困境。此次会议聚焦非遗与时尚设计融合,能让非遗找到新的呈现形式和载体,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喜爱,使非遗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近年来,楚雄州许多非遗代表性项目通过参加国际文化节、博览会等活动,走出了楚雄、走上了国内国际舞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楚雄州大力发展中彝医药、彝绣等特色产业,让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2024年彝绣产业实现产值13亿元。依托中彝医药、特色民俗等优势打造康养胜地,推动“医、药、养、康、旅”一体化融合发展,2024年中彝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实现增加值116.5亿元、增长3.3%。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创新,更在于交流交融。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时尚设计合作伙伴会议在楚雄成功举办,为多元文化交流提供契机,让楚雄州的非遗与其他文化相互碰撞、交流。下一步,楚雄州将全力以赴推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申报工作,开设“创意楚雄”主题栏目,制作“创意楚雄”中英文网站,摄制“手工艺与民间艺术”宣传片,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彝绣设计师品牌,积极构建“非遗传承+创意设计+品牌营销+社区参与”的全产业链,推动以彝绣为核心的相关产业从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向时尚化、品牌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助力楚雄建设成为国际手工艺之都。

 
打赏
 
更多>同类文章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