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罕见的六行星恒星系统。
研究人员说,这些行星以有节奏的节奏绕着它们的中心恒星旋转,这是一个罕见的“同步”引力同步的例子,可以为行星的形成和演化提供深入的了解。
这颗恒星更小,比太阳略暗,六个“亚海王星”——可能是我们太阳系中更小的海王星——以循环的节奏运动。
据专家介绍,这种轨道华尔兹的重复非常精确,可以很容易地谱成音乐。
这颗名为HD110067的恒星距离我们100光年,位于后发座北部,多年来一直困扰着研究人员。
现在,包括华威大学在内的科学家们利用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Esa)的航天器揭示了这个不寻常系统的真实结构。
这项分析是由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拉斐尔·卢克博士领导的,他说:“这一发现将成为研究亚海王星(太阳系外最常见的行星类型)如何形成、演化、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以及它们是否拥有合适的条件来支持表面存在液态水的基准系统。”
行星围绕这个奇怪的恒星系统运行的第一个迹象出现在2020年,当时美国宇航局的凌日系外行星测量卫星(Tess)探测到恒星亮度的下降,这表明行星正在恒星和航天器之间经过。
初步分析揭示了两颗可能存在的行星——一颗行星的一年(绕恒星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为5.64天,另一颗行星的时间不详。
两年后,Tess再次观测到同一颗恒星,分析排除了最初的解释,但提出了另外两颗可能的行星。
直到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包括华威大学的科学家——加入了这项调查,人们对这个行星系统还有很多未知之处。
他们使用了欧洲航天局的系外行星特征卫星(Cheops)的数据,希望能确定这些遥远行星的轨道周期。
虽然多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常见,但那些被称为“共振”的紧密引力形成的系统却很少被天文学家观测到。
在这种情况下,离恒星最近的行星每绕两个轨道运行三个轨道,这被称为3/2共振,这种模式在离恒星最近的四颗行星中重复出现。
在最外层的行星中,4个轨道对应下一个行星的3个轨道(4/3共振)的模式重复了两次。
华威大学物理系的托马斯·威尔逊说:“通过建立这种行星轨道模式,我们能够预测我们尚未探测到的其他行星的轨道。”
“从这一点上,我们排列了以前无法解释的奇奥普斯观测到的星光下降,并发现了另外三颗轨道较长的行星。只有有了关键的Cheops数据,这才有可能实现。”
研究人员说,这些行星的大小是地球的两到三倍,自从数十亿年前这个系统形成以来,它们很可能一直在表演着同样有节奏的舞蹈。
Luque博士说:“我们认为只有大约1%的系统保持共振,更少的系统显示出这样的行星链。”
专家说,找到轨道共振系统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告诉天文学家行星系统的形成和随后的演变。
围绕恒星运行的行星往往在共振中形成,但它们的轨道很容易被打乱。
例如,一颗非常大的行星,与一颗经过的恒星的近距离接触,或者一次巨大的撞击事件,都可能破坏这种小心翼翼的平衡。
因此,保留其共振的多行星系统是罕见的。
HD110067是已知最亮的有四颗或更多行星的星系。
由于这些行星的大小都低于海王星,大气可能更大,这使得它们成为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和欧洲航天局未来的阿里尔望远镜研究的理想候选者。
威尔逊先生补充说:“所有这些行星都有巨大的大气层——类似于天王星或海王星——这使得它们非常适合用JWST进行观测。
测试这些行星是否像地球或金星一样是岩石,但有更大的大气层——固体表面可能有水,这将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然而,它们都比地球热得多——170摄氏度到530摄氏度——这将使生命很难存在。”
Hannah Osborne是伦敦大学学院Mullard空间科学实验室的博士生,也是这项研究的合著者,她说:“这个系统本身是系外行星科学的一个关键发现:因为所有六颗行星都在一个共振链中,我们知道这个系统的结构自形成以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通过研究HD110067,我们得到了一个罕见的窗口,可以了解这些类型的系统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
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