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汉韵陈松长、朱永灵书法双个展于2024年3月1日在日本国立金泽大学开幕。从3月1日开始到4月17日结束,展期长达一个半月。
欣闻陈松长、朱永灵二位先生的书法展将在日本金泽大学举行,承蒙陈松长先生不弃,嘱撰小序,十分荣幸。
陈松长先生是我非常敬佩的前辈学者。因为本人的研究领域涉及出土文献,所以对陈先生的研究成果比较了解,也深知他在简帛文献研究领域的崇高地位。不过直到2015年我调入岳麓书院,才知道原来他还是一位书法家。早在1996年,就出版了《马王堆帛书艺术》一书,后来还与日本著名的中国书法史研究专家西林昭一先生一起重编了《新中国出土书迹》一书。看来,陈松长先生从他治简帛学不久就已经关注简帛书法艺术,并产出研究成果,这在全国都是先行者。2015年,他又编著出版了《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编年与研究》一书,厚厚的一大册。近些年,在面临严峻疫情的情形下,在他的主持和推动下,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全国公益性的简帛书法艺术研创高级培训班,在书法界和简帛文献研究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当代简帛书法艺术研创的一支劲旅。陈松长先生首先是一位杰出的学者,然后才是一名书法家。本次展览的主题是“秦风汉韵·学问与艺术的融合”,我想只要了解陈先生的学思历程,就能知道这是何等地贴切。他的书法点画严谨而流畅、结体于平整中带欹侧、章法错落有致而清爽,每一帧作品都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文气和沁人心脾的清香。
对于朱永灵先生,我是在他与陈松长先生的书法联展上相识的。我最近一次与他见面和欣赏他的书法是前年年底他和陈松长先生在湖南博物院的展览,名为“书形物语”。朱先生的形象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时尚,后来欣赏了他的书法,看了多次展览,才渐渐感受到他的深沉,才似乎理解他对书法的探索和理解。如果说陈松长先生的书法是从他的学问中自然生长出来的,那么朱永灵先生的学问则是从他对书法的坚守中沉淀出来的。子路曾说:“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同样,学问也并非只能体现为论文,对书法的“洞明”亦是学问。朱先生是专业书法家,除了日常书写,还有大量的创作。他的创作从载体到内容、从书体到表现形式,十分丰富。他的书法多显稚拙瘦硬、结体夸张、章法变化多端。他已经把传统的简帛书法艺术特点融入到当下他自己的书法风格中。似乎每一帧作品都有不同的设计,又是那么自然,那么富于艺术感染力,而且都透显着他对书法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这就是从书法艺术生长出来的学问。
简帛书法让我们看到了两千年前古人的日常书写,它天真烂漫、灵动自然,是当前书法传统碑学和帖学之外又一个新的生长点和瑰宝,它必然进入书法史。有以陈松长、朱永灵先生为代表的学问家和书法家对简帛书法经年累月的积极探索,我们对此深信不疑。
热烈祝贺两位先生的书法展在日本开展!衷心祝愿简帛书法蓬勃发展!
陈仁仁?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院长
将心绪书写成一条直线
在我看来,陈松长、朱永灵的书法艺术是根据时间与心绪的起伏变化,周而复始地触及于书写的勾勒之中,留下了他们在不同媒介上的笔墨痕迹。他们淡定停歇,收拾凌乱,平息急促,都是自我逻辑的那么一种内心的觉知。而这次展览所呈现出的作品密度和容量,以及致力于字形、语意的具体性,别有一番修炼场域的意味,愈来显得雅致与淡泊的自我情怀。
这些具有形而上“轮廓”的书法作品,有着抽离了内在情感之后的单纯,其中压缩着他们理性、严谨,抑或克制的处理方式,营造了一个独属于自我封闭,又不断延伸的书写视界。这是他们对书法的认知转化到一种日常的行为之上,仿佛是将人生的纠结书写成一条直线,甚至构成了一个逼仄的视觉空间,并将观者带入到了一种内心体验的处境。而长期心无旁骛地去做一件事,则是他们最喜欢的工作方式。他们经过反复摹写、抽象和实验,试图构建一种纯粹的书法支点和视觉修辞的不同标识。可以说,他们的书法艺术在于与中国书法传统的汲取和链接,在顿悟、静思的观照之中,显示出冷与热、简与繁、疏与密的融合。同时,我们能够在这种异质同构的关系里,感受到他们沉默中的骚动,冷峻中的热烈,无常中的永恒……
“天行有常”的概念在当下的社会局势和现实生活中,已经开始隐退,改变命运的每一个契机都变得难以捉摸,而人的命运只是历史、现实的复杂方程式中的一个变数而已。也许,俯仰“过去”之间的才是可以依赖和确认的东西,而只有始终是开始,才能一如既往地获得笔墨与心灵相对应的缓释或解脱。
冯博一
致辞
山岸雅子?金泽大学副校长
在日本,书道是与人们最亲近的艺术,自古以来一直深受许多人的喜爱。书道起源于中国,这一点在日本也是广为人知的。因此,在深化日中友好关系的过程中,像本次展览会这样以“书”为主题的集会是最合适不过的文化活动。然而,很多日本人不知道的是,在中国,“书道”一词并不常用,人们更习惯于称其为“书法”。此外,虽然我们对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如东晋时期的王羲之、唐代的颜真卿等人有所了解,但对呈现于秦汉时期竹简上的书法作品,在日本则很少有鉴赏机会。
本次展览的标题为“秦风汉韵 学问与艺术的融合 陈松长·朱永灵书法艺术展”。这是一个有些深奥的标题,它同时涉及了对于日本人来说不太熟悉的秦汉书法作品与“书法”一词。
展览中展示的众多精美书法作品是由陈松长先生和朱永灵先生创作的。陈松长先生不仅是一位书法家,还是一位出土文献研究专家,致力于研究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即写在绢帛上的文献)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收藏的秦简等。此外,朱永灵先生作为杰出的书法家,曾在中国、日本等地举办多次个人展览。因此,两位先生的书法作品既是历史研究的成果,同时也是一流的艺术品。两位的复原研究通过“书法”艺术的表现技巧,重现了秦汉时期的风采,近年来对中国书法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2019年11月,两位先生曾访问金泽大学,决定举办本次展览。能够继德国汉堡大学、韩国 庆北大学之后,承办这次展览,我们感到非常荣幸。然而,由于随后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展览也一再延期,终于在如今得以举行。值此之际,我们要衷心感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多年来的大力支持,也向一直以来给予我们坚定支持的相关人士致以深深的谢意。我们期待本次展览能为日本的书法家带来许多启发。此外,展出的60件书法作品既是艺术品,也是文献资料的复原品。我们也期待本次展览能对日本的东洋史研究领域做出学术贡献。同时,我们也非常希望普通观众能够通过本次展览,欣赏中国古代的书法,理解中日友好关系的悠久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