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提供的证据表明,太阳系形成后6000万至1亿年间,太阳系巨行星的重新定位在月球的形成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来源: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
来自莱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将太阳系巨行星在其形成后6000万到1亿年间的变化与月球的形成联系起来。
他们结合模拟、陨石分析和观测来追踪这些运动,表明这种转变影响了太阳系的发展和宜居性。
揭开太阳系的过去
根据一颗被摧毁的小行星碎片的证据,数十亿年前,太阳系中巨行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发生在太阳系形成后的6000万到1亿年间,这可能是月球形成的关键。
由莱斯特大学领导的太空科学家们结合了模拟、观测和陨石分析的证据,重现了太阳系巨行星移动到当前位置时造成的轨道不稳定,20年来一直被称为尼斯模型。
这些发现最近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并在维也纳举行的欧洲地质联盟大会上发表。
轨道变化和宇宙碰撞
在太阳系形成之初,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巨行星的轨道比现在更圆、更紧凑。先前的研究已经确定,太阳系的轨道不稳定改变了轨道结构,导致较小的星子分散。其中许多与内类地行星相撞,科学家称之为晚期重轰击。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莱斯特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的克里萨·阿夫德利杜博士说:“问题是,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由于一些动力学过程,这些行星的轨道变得不稳定,然后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最终位置。每个时间点都有不同的含义,这在社区中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我们在这项工作中所做的不仅仅是做一个纯粹的动力学研究,而是结合不同类型的研究,将观测、动力学模拟和陨石研究联系起来。”
陨石的证据和理论
他们专注于一种被称为顽火辉石球粒陨石的陨石,它与地球的成分和同位素比例非常相似,这意味着它们是在我们的附近形成的。通过使用地面望远镜进行光谱观测,他们将这些陨石与它们的来源联系起来:小行星带中被称为阿索尔的一系列碎片。这表明,阿索尔最初要大得多,形成时离太阳更近,它遭受了一次碰撞,缩小了它在小行星带外的体积。
为了解释阿索尔是如何进入小行星带的,科学家们使用动态模拟测试了各种情况,得出的结论是,最可能的解释是引力的不稳定性,使这些巨大的行星转移到它们目前的轨道上。对陨石的分析表明,这发生在太阳系开始形成后不早于6000万年。先前来自木星轨道上的小行星的证据也限制了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科学家们得出结论,引力不稳定一定发生在太阳系诞生后的6000万到1亿年间,也就是45.6亿年前。
对月球和行星可居住性的影响
先前的证据表明,地球的月球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一种假设是,一颗被称为忒伊亚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碰撞产生的碎片形成了月球。
轨道不稳定的时机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我们太阳系的一些熟悉的特征何时会发展,甚至可能对我们星球的宜居性产生影响。
Avdellidou博士补充说:“这就像你有一个谜题,你明白某些事情应该发生,你试图把事件按正确的顺序排列,从而形成你今天看到的画面。这项研究的新颖之处在于,我们不仅在做纯动力学模拟,或者只是实验,或者只是望远镜观测。
“我们的太阳系曾经有五颗内行星,而不是四颗,所以这可能会对其他事情产生影响,比如我们如何形成可居住的行星。比如,物体到底是什么时候把挥发性有机物带到我们的星球、地球和火星的?”
这项研究的合著者、法国尼斯天文台的研究主任马尔科·德尔博说:“这个时机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的太阳系一开始就有很多星子。这种不稳定性会清除它们,所以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太阳系形成1000万年后,你会立即清除星子,而如果你在6000万年后这样做,你有更多的时间把物质带到地球和火星。”
参考文献:“用顽辉石陨石测定太阳系巨行星轨道不稳定性”,作者:Chrysa Avdellidou, Marco Delbo', David Nesvorny, Kevin J. Walsh和Alessandro Morbidelli, 2024年4月16日,Science。DOI: 10.1126 / science.adg8092